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动态
重磅!当前国内外大环境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 ——怎么看?怎么办?
时间:2022-04-21 15:29:17  来源:  作者:中国建设贸促会会长 李礼平

  【内容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必然产生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建筑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长乏力;建筑产业规模庞大,支柱产业地位依然稳固,但经济效益偏低,发展韧性不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预计今年建筑业发展规模仍将在高位运行,但预期转弱。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也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特别是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堪称“天灾人祸”,雪上加霜。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国际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必然产生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需求、供给、预期三个侧面,通过统计数据和图表描述建筑行业的现状,并对下一步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业内人士参考和批评。


      一、建筑行业的现状

      (一)建筑行业需求侧情况

      基本判断:建筑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但增长乏力。

  建筑行业需求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2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为54.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9%,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7.6%(投资率)。从全年投资总额和投资率数字来看,还是处在高位运行的态势。另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4月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3%,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良好


  但从近五年的情况看,无论是投资增长速度,还是投资率,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详见图表)。特别是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投资增速下降到了2.7%,为30年来最低。
 


 


      2.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9%。房地产投资额和投资率都处在高位运行态势。但近五年来的投资增速和投资率也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另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4月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776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住宅投资20761亿元,增长0.7%;房屋新开工面积29838万平方米,下降17.5%,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1558万平方米,下降20.3%;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6%;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6%。这些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开发规模在紧缩,房市热度在下降。(详见图表)。
 

 


 


      3.房地产开发资金到位情况。

  2021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0.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国内贷款2.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2.7%。2022年1-3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3.8万亿元,同比下降19.6%,其中,国内贷款同比下降23.5%。这说明,房企资金来源面临严峻挑战

  结论:与前些年那种高歌猛进、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同,近年来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规模和到位资金(建筑市场需求)明显收缩,增长乏力。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大幅度减少,下行压力增大。这与中央关于“需求收缩”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减少,必然导致资产负债率升高,抗风险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拖欠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工程款和设备款,形成“三角债”,拖欠农民工工资。国内某著名房地产企业2020年总负债高达惊人的1.95万亿元,接近2万亿,占202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10.1%。这种情况应当引起业界的高度关切!


      (二)建筑行业供给侧情况

  基本判断:建筑业产业规模庞大,支柱产业地位依然稳固,但经济效益偏低,发展韧性不强。

      1.全国建筑业产业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9.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建筑业增加值为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1%,占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的比重为7.0%;建筑企业单位数12.9万家,同比增加了1.2万家;建筑企业人员数5283万人,同比减少了8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总数(74652万人)的7.1%。另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4月1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建筑业总产值5.17万亿元,同比增长9.2%,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一个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标志,通常认为是“两个5%以上”,一个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以上,另一个是从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以上。而建筑业的这两个占比一直维持在7%左右(详见图表)。这说明,建筑业支柱产业的地位依然稳固,这也说明,建筑业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2.建筑业产业规模地区排名

  从2021年各地建筑业总产值情况看,完成1万亿元以上的省份有11个,江苏省以3.8万亿排名第一,浙江省以2.3万亿排名第二,广东省以2.1万亿排名第三,之后是湖北、四川、山东、福建、河南、北京、湖南、安徽。

      3.建筑业经济效益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为8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明显低于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11%)和增加值的增长速度(2.1%)。产值利润率仅为2.9%,为近十年来新低。
 

近年来建筑业产值利润率逐年走低

 

  从近几年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速度对比情况来看(详见图表),二者明显不同步,增加值增速低于总产值增速,而且增加值的增速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两个增速指标哪个更真实呢?由于总产值包括材料费、机械费、人工费和利税,在年度对比时还受到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有虚增的成分。而增加值则不包括材料费,在对比时也剔除了价格上涨因素,因此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比总产值增速更加真实,也更能反映行业的经济效益情况。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建筑业的经济效益尚不尽人意
 

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不同步


      4.建筑行业受到的供给冲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从总体上说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的韧性不够强,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近年来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

  一是新冠疫情的冲击。这是显而易见的。建筑行业本来就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容易受到疫情管控的影响。2021年建筑企业人员数比上年减少了84万人,主要因素就是疫情。

  二是钢材等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去年,钢材价格堪称“突飞猛进”,特别是2021年5月和10月,价格上涨幅度高达58%,严重冲击了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是钢材的最大用户(没有之一!),建筑钢材用量占钢材总用量的55%。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和装配式建筑的不断推进,对钢材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增加。


  钢材价格上涨受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2020年铁矿石价格疯涨,上涨幅度达到了60%!


  铁矿石价格为什么疯涨?这不能不说与近年来中澳关系紧张有关,背后可能还有华尔街的资本力量在控制。为什么?因为我国钢铁产能居全球第一,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主。而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所以,我国是澳大利亚铁矿石最大的买家,2020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达7.3亿吨,占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11.7亿吨的62.4%,占2020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8.7亿吨的84%。我国是钢铁大国,但钢铁的“粮食”铁矿石却严重依赖进口,进口依存度达80%以上。从某种程度上说,铁矿石比芯片更容易被别人“卡脖子”。因为铁矿石是资源禀赋决定的,就像中东的石油和我国的稀土,不是通过人为努力能够改变的。

  结论:铁矿石价格上涨并受制于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建筑行业!


      (三)建筑行业发展预期

  基本判断:建筑行业发展规模仍将在高位运行,但预期转弱、形势不明朗。

  建筑行业的发展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存在着内在的数量关系(参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按照这个目标和政策走向,笔者预计,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投资仍将扮演重要角色,今年投资率仍将保持在50%左右,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新城建、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都将力度不减,持续推进。笔者根据相关参数预测,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预计在65万亿元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达16万亿元左右,建筑业总产值预计达32万亿元左右,建筑业增加值预计为9万亿元左右。总之,今年建筑业总体发展规模仍将在高位运行

  但是,建筑业发展也存在预期转弱、形势不明朗的问题。其原因,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二是新冠疫情局部反弹、形势尚不明朗;三是政府要过紧日子,预算资金必然偏紧;四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债务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化解,资金链脆弱,三角债有增无减;五是国际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钢铁企业“双碳”压力增大,成本高企,钢材价格居高难下,等等。


      二、对建筑行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关注“双碳”,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去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双碳”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这三个重要文件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筑业是碳排放的大户,这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方面研究测算,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占比超过40%。笔者体会,中央关于“双碳”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对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对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将产生广泛、深远甚至是“革命性”的影响,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城乡建设领域存在的“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突出问题,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关注风险,特别是资金链风险,着力减少拖欠工程款和三角债

  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和三角债的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治理、清理,也取得了成效,但前清后欠、边清边欠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对建筑企业来说,必须擦亮眼睛,防范风险。毕竟,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对甲方是房地产企业、项目建设资金主要靠土地出让金的地方政府,更要提高警惕。都说建筑企业有“三难”:揽活难、干活难(要兼顾工期、质量和成本)、干完活要钱更难!

      (三)关注国际,着力推进“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49.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64%。新签合同额258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6257份,新签合同额1340.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9%;完成营业额896.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7.9%。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同额和营业额占一半以上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速度(工期)、质量和成本方面,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筑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建筑企业相比,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顺势而为,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工程咨询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等国际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2-202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情况


      三、对建筑行业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议

  2020年6月,根据行业主管部门要求,中国建设贸促会研究提出了《关于“十四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其中的政策措施建议包括:

  1.成立全国建设行业“一带一路”工作领导小组,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负责人担任。

  2.设立建设行业“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以支持参与“一带一路”的相关单位、企业、项目和技术。

  3.开展“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试点示范,总结经验,引导建设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

  4.建立“一带一路”风险评估机制和体系,加强海外地区、重大项目风险评估研究,建立更加完备的风险化解和共担机制。

  5.建立“一带一路”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官方权威的政策指导、国别信息,并提供信息共享、项目发布、人力资源、供需对接、金融法律保险专业服务等相关信息。

  6.加强对外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白名单”、“黄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为参与“一带一路”的中国企业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外方选择合作伙伴提供真实可靠的实体清单。

  7.加强“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对内,发掘、培养国际化人才;对外,培养能与我国对接的当地人才,包括外国政府人员、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同时,结合国内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国海外公司在其业务重点国家合作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提供当地人力资源支持。

      建筑企业“走出去”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中美、中欧、中澳关系,俄乌冲突);

  二是国际结算体系(SWIFT)风险(美长臂管辖和制裁);

  三是项目所在国的营商环境(贸促系统相关信息);

  四是商事法律风险(工程项目合同标的大、风险大)。

  2020年10月15日,中国贸促会牵头成立了“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国务院领导为此发了贺信。在这个国际组织框架下,将在上海虹桥商务区设立工程建设领域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中国建设贸促会将积极参与这个中心的运作,为业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完)
 

  【作者简介】李礼平,男,汉族,1959年8月生,福建平潭人,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高级经济师。曾任建设部建筑管理司建筑业发展处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现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简称中国建设贸促会)会长。

原文下载:

李礼平: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怎么看怎么办.pdf
95626d576b177c1135d2e55176bd46b4.pdf (1.31 MB)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会员专栏 | 聆听2022年 “两会声音” 金鑫绿建--建行绿色创新发展目标
下一篇:搭建中英建筑领域交流合作桥梁 ——李礼平会长一行与英国国际贸易部驻华官员商谈合作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配楼412室 邮编:100835 电话:010-58934801 传真:010-58934801
京ICP备1301471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011号

微信公众平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