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是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是党和国家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相继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城乡环境建设与提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部分地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促进了当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
为探索和分析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和做法,研究其不同的经营(运营)模式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影响,并据此提炼和梳理出不同因素对环境和效益的影响评价,以便为今后相关项目或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为优秀项目案例提供宣传推广和产业对接;为政府出台和制定指导意见提供参考,中国建设贸促会环境艺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环艺委)于今年5月开展了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征集活动。
日前,环艺委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案例研究课题组对部分案例进行了实地探访和综合性调研。
济南泉城步行街
案例概况
该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东起青龙桥,西至趵突泉北路,泉城路两侧,进行景观及楼宇的整体亮化工程。
济南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因有大量泉水分布,又称“泉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精神,济南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城市“夜经济”,以“一湖一环”为基础,以城市灯光为载体,营造和谐、多彩、靓丽的泉城夜景氛围。
围绕“醉美泉城,大美历下”的设计主题,万得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得福)从泉城路夜景照明项目整体入手,运用智能化手段,以功能照明为主,进行针对性的灯光处理,将美丽的泉城旧貌换新颜。
“灯光+”和“+文旅”智慧赋能城市更新
明泉青岱胜江南,智慧人文成夜宴
改造前整体景观夜景照明缺失严重,功能性照明不足,路灯被行道树遮挡、庭院灯照度不足,灯具陈旧,灯具光效衰减,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照度不够,存在安全隐患。沿街景观设施、休闲设施、雕塑无照明。
改造后,从人文整体性、现代科学性、合理安全性及节约经济型四大要素出发,打造独属于济南的美丽夜景。
改造前街景
改造后街景
两横、两纵、一特色、多节点
(1)两横
泉城路:提升夜游经济,形成了完整的街道视角画面,有完整的天际线标示,让泉城路夜景“可游、可赏、可闲”,形成了泉城路名片效应。
黑虎泉西路;结合现有建筑和景观照明,将道路行道树照亮补足功能照明,人行道增置连续小屏幕,展示泉城文化。
2)两纵
省府前街、榜棚街;延续泉城路夜景,以功能照明为主,刻画街道景观特色。
黑虎泉北路;延续黑虎泉西路景观效果,与环城公园效果相互融合,成为环城公园的延伸,让游客能体验更好的夜色阑珊。
(3)一特色
芙蓉街:作为泉城知名小吃步行街,灯光效果以底层商铺和天际线为主,立面根据古建筑各色进行了点缀照明,打造文、商氛围互相融合的特色街道夜景。
更换独创设计造型厚重的景观灯——“飞阁流丹”庭院灯。采用抱箍式安装方式,可以与各类中国风形式挂饰很好的融合。
为了节约工期、节省造价,该项目只更换了灯具上半部分,并提高了灯具高度,充分利用原有管线,达到了良好效果。
(4)多节点
泉城路方向:将泉城路有行道树和仿古景观灯补足了功能照明。西行有古建夜景、“荷塘月色”,东行有芙蓉街、恒隆广场。
东门桥节点:与大明湖和环城公园夜景融合,将黑北路作为景区的夜景延伸,并对此路口的街头绿地进行灯光刻画,使其与大明湖夜景相互融合。让一湖一环夜景更加完善。
省府前街方向:榜棚街有特色护树灯,省府前街有“呼吸灯”,精致的刻画了绿植景观,让古建筑及禅喜楼突显出历史厚重感。
数字化、智慧化助力亮化工程提升
该项目万得福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智控云平台,通过无线通信、射频识别等技术以及微处理控制系统,使物联网的照明系统自动“感知”环境,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亮化工程提振夜游经济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进一步扩大内需,夜间经济是备受关注的发力点。打造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将成为各地探索文旅融合、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新载体。
文化消费作为夜间经济的典型消费业态,蕴藏着重大的经济发展机遇,如何推进文旅融合、挖掘消费潜能,让升级版的夜间经济成为城市竞争的新赛道,将是未来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